20年北斗完成全球组网印度却拒绝使用原来自主研发已取得成功

来源:卫星产品    发布时间:2025-04-20 10:57:18

华体会公司AS3545系列屏蔽箱


  2020年,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这是在美国、俄罗斯之后全球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也慢慢的变成了了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的供应商。

  现在在全世界内已经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北斗系统,可见北斗系统的能力已得到了认可。

  不过,印度方面却一直拒绝使用北斗系统,这倒不是因为印度方面认为北斗系统不好用,而是因为印度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导航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以为导航系统只能用来定位,这种看法就过于片面了,在民用领域,导航系统不仅仅可以为交通系统提供支持,在农业生产、精密工程、紧急救援等领域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价值。

  在军用领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就更大了,因为依靠着导航系统,导弹能轻松实现精准打击,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正是靠着着GPS令伊拉克在短短几天内陷入瘫痪,这一场现代战争令全球各国都印象深刻。

  既然,导航系统如此重要,那么它对于一个大国或者希望变成全球重要一级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有自己的导航系统就更是十分关键了,毕竟这样才可以不在关键时刻受制于人。

  因此,不光美国研究了GPS全球导航系统,俄罗斯、欧盟都研制了自己的全球导航系统,我国当然也不例外。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慢慢的开始探索、建设我国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并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的策略,最终在2020年6月,我国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在全球部署完成,正式开通全球服务。

  由于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具有精度达到分米、厘米级别的定位能力,还具有可靠的导航、授时能力和短报文通信能力,以及全球独一无二的导航系统下的搜救能力,在全世界内已经有130多个国家与北斗系统展开了合作。

  不过,印度却不包含在这130多个国家之中,分析人士指出,印度不愿意与我国的北斗系统来进行合作,主要是基于几个原因。

  首先,印度在国际上“左右逢源”,却将我国视为“竞争对手”。大家都知道,出于种种原因,美国和俄罗斯一直都在“拉拢”印度,与印度在每个方面都保持着堪称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因而,印度的选择一向来都“比较多”。

  现在,在民用领域印度使用的是美国的GPS系统,而在军事领域,印度使用的则是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

  虽然北斗系统在全球组网后也成为了印度的一个“选择”,但因为印度一直将我国视为“竞争对手”,想要在每个方面超越我国,所以他们宁可继续“高价”采购GPS和格洛纳斯,也不愿意使用中国的北斗。

  其次,印度一直自诩为世界航空强国,对于航空领域也比较重视,在美国等国的帮助下,印度还已经掌握了一弹多星的技术,每年发射卫星的数量都在增加,总的来说,印度在火箭运载、卫星导航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

  此外,印度还制定了“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多项计划,显然有在航空领域与我国一争高下的雄心壮志,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他们用我们的北斗系统,自然是会“心有不甘”的。

  当然,印度不愿意使用北斗系统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印度自己已经研发出了一套卫星导航系统。

  既然印度有了自己的导航系统,那么使用“国产系统”当然比使用“外国系统”要更好了,那么印度自己的导航系统好用吗?

  此前有消息显示,在印巴战争时期,美国就通过关闭当地的GPS服务影响战局,由于导弹等高精度武器对于卫星的依赖程度相当高,印度在此事上吃了大亏,当然也就想建立自己的导航系统,至少能够在军事方面摆脱对于美国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

  此外,印度还想通过建立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与中国的北斗系统来进行竞争,这样一来,建设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一事就正式提上了日程。

  相关报道显示,印度一方面与美国合作建设GPS辅助型近地轨道增强导航系统,一方面又参与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为自己积累了不少卫星导航领域的技术和知识,于是印度就开始自主开发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2006年时,印度批准了“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计划——简称为IRNSS计划,按照此计划,印度将投入3.5亿美元,实现印度及周边1500千米以内区域的卫星导航服务,而且该导航系统能提供小于20米的定位精度。

  从2007年开始,印度就已经在着手进行IRNSS项目相关卫星的建模、关键技术研发工作。

  在研究进程中,印度一手抓“自主研发”,一手抓“技术采购”,通过与美国进行技术合作或是直接购买技术的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卫星导航技术水平。

  因此,印度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相对还比较顺利,在2013年时,IRNSS系统的首颗导航卫星就成功发射升空,正式开启了自己导航系统的组网进程。

  随后,印度又接连成功发射了多颗卫星,到了2018年时,印度的IRNSS系统已经完成了组网,能够给大家提供区域导航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印度一共发射了9颗卫星,其中有2颗损坏,因此现在线颗位于地球同步轨道,虽然数量看起来并不多,但从规模上来看,印度的IRNSS系统已经位居世界第五,还能够很好的满足印度区域导航的使用需求。

  印度方面宣称,在其国内,IRNSS系统的定位精度小于10米,而在印度国外的定位精度也有20米左右。

  尽管这个精度看起来还比较“一般”,但对于印度而言,依靠IRNSS系统,他们已至少能够在军事领域摆脱对于美国GPS的依赖,假如将来真的发生冲突或战争,也不用担心突然被美国“关导航”。

  从时间上来看,印度IRNSS从研发到部署完成是比较快的,可见印度在航天领域确实有着一定的实力。

  不过,印度的IRNSS导航系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由于印度的导航系统技术和部件并非完全自主研发的,有许多核心部件还在依靠进口,这导致印度的导航系统有时候 也会出现问题。

  例如,印度的导航系统上有一个核心部件名为“原子钟”,这一部件对于为印军提供精准导航至关重要。

  因而,印度特意选择从瑞士进口这一核心部件,原本以为进口部件的质量会更好,没想到的是,2016年印度导航系统上就有3个原子钟出现了故障,到了2017年时,印度6颗卫星上的4个原子钟就遇到了“无法解释”的错误。

  而且据说还有更多原子钟正面临着“困难”,如果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印度方面可能就要发射备份卫星来替代这些卫星。

  为了提高原子钟的“质量”,印度方面慢慢的开始自主研制原子钟的模型,这将让印度的IRNSS系统的有关技术和能力“更进一步”。

  尽管有些瑕疵,但印度IRNSS成功组网一事还是令印度方面十分骄傲,不少印度网友认为,印度仅用7颗卫星就完成了组网,而我国的北斗系统却用了55颗卫星才实现组网,显然印度的卫星导航技术更胜一筹,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印度网友的这种想法当然是不太正确的,毕竟光从名字上我们就能看出来中国的北斗系统更胜一筹。

  我国的北斗系统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后,能轻松实现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服务,而印度的IRNSS只是区域导航系统,仅能覆盖印度全国及周围1500公里的范围,显然从服务范围上来看,我国的北斗系统就更胜一筹。

  而且,卫星导航的系统组网卫星也不是单纯地“越少越厉害”,相比之下,覆盖范围和精度才是衡量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指标。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在覆盖范围、精度相似的情况下,导航系统所用的卫星数量越少,其技术可能就越先进。

  但其中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地球卫星轨道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有些轨道“好”,有些轨道相对而言就“差”一些,卫星轨道的不同,也会导致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卫星数量有所变化。

  美国是全球第一个组建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因此美国以24颗卫星占据了有利的地球卫星轨道,实现了全世界的卫星导航,此后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也占据了比较有利的轨道。

  实际上,当我国的北斗系统想要实现全球组网时,留给我们的卫星轨道其实已经不太多了,因此,我们为实现覆盖更大范围的、精度更高的卫星导航系统,不得不多发射一些卫星。

  而且,现在全球可用的卫星轨道慢慢的变少,尽管印度还计划继续发射10颗卫星,以便实现IRNSS系统的全球组网,但这一计划可能很难实现。

  一方面,以现在的情况去看,仅靠十几颗卫星不可能真正的完成全球组网,另外一方面,如果印度方面还不“抓紧时间”,那么他们能够选用的卫星轨道将会慢慢的少,到时候可能要发射更多卫星,才能实现全球组网。

  更重要的是,从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来看,我国的北斗系统也比印度的IRNSS系统更胜一筹。

  官方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北斗三号的全球实测定位精度平均为2.34米,在亚太地区北斗系统的性能更优越,已能实现精度为分米、厘米级别的定位,而IRNSS系统的定位精度还停留在国内10米、国外20米,显然与我国的北斗系统还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北斗系统的短报文功能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一次发送千余字符甚至是图片的功能,还能实现与手机号码的互联,极大的提升了通信的方便程度,而印度的IRNSS还做不到这些。

  我国的北斗系统已经打开了广阔的民用领域市场,从2012年北斗系统正式提供服务到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总体产值已经增长了4倍,达到了3450亿元,并且,国内主流智能手机均支持北斗导航系统,在不知不觉之中,北斗系统早已深入了我们的生活。

  而印度的IRNSS系统除了能够很好的满足军方使用,在民用领域方面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尽管印度方面一直呼吁民众使用国产的IRNSS系统,但说到底,民众还是会“用脚投票”,选择用起来更准确、更方便的国外卫星导航系统。

  因而,尽管印度认为全球仅有自己自己不会被美国的GPS系统“卡脖子”,但俄罗斯专家还是犀利地指出,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不少组网卫星已经老旧,且现在俄罗斯暂时无力对其进行更新,格洛纳斯系统的效果已经大不如前;

  欧洲伽利略系统受制于成本考虑,借用了部分GPS卫星信号;印度的IRNSS系统不过是区域导航系统,因而这三套卫星系统都没办法真正摆脱美国GPS系统的影响,只有中国的北斗系统真正打破了美国的垄断,可以不受美国“卡脖子”的影响。

  印度想要建设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的雄心壮志是好的,只不过受到疫情影响,印度投入航天领域的资金十分有限,加上印度聘请的许多外国专家无法回到印度,从某一些程度上来说,印度真正想要建成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