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6日电 我国25日成功发射两颗斗极导航卫星,使斗极导航体系的卫星总数增加到19枚。这对斗极“双胞胎”弟兄,将为斗极全球组网承当“开荒”任务。
据斗极导航卫星体系总规划师谢军介绍,作为斗极体系全球组网的首要卫星,新发射的斗极双星将为我国建成全球导航卫星体系展开全面验证,为后续的全球组网卫星奠定根底。
谢军说:“这对双星首先要承当的是在轨验证全球卫星导航体系总体方案与技能体系。拿信号格局来说,这次选用的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信号格局,导航信号数据在区域组网导航卫星的根底上扩展了一倍还多。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相同的时间内,导航卫星可发送更多的信号,更好更快地运用户得到满意需求。”
专家说,这对“兄弟俩”要验证其测距、抗搅扰等功用。此外,它们还要验证初次在空间运用的星间链路技能,将与本年3月发射的一颗斗极卫星完成星间彼此连通,一起展开全球组网实验验证作业。
据我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介绍,新发射的斗极双星,集我国造“奢华配备”于一身,包含高精度星载原子钟、星间精细测距和通讯、星座自主运转等卫星载荷关键技能。很多技能和国产化器部件等候查验。
专家说,要查验斗极双星的“太空心脏”,即高精度铷钟,“神器”,即新式CMOS相机等新式配备的功用。这次还有建立“深空热线”的重担,经过验证星间链路这一关键技能,完成斗极体系的卫星在太空能痛快交流,并能与美国GPS导航体系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导航体系搭上线。
谢军说:“斗极体系能做到与其他体系兼容,用户都能够在斗极信号强的时分运用斗极,用GPS来协助你批改,辅佐进步导航服务精度和运用的便利性。”
这两颗卫星还将首先勘探全球导航卫星面对的电磁与空间环境,监测导航卫星的搅扰信号,为卫星供给抗搅扰功用规划依照,为后续卫星研发堆集厚实的数据。
我国斗极导航卫星体系建造施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在2000年建成斗极实验导航卫星体系;第二步,在2012年建成区域导航体系;第三步,在2020年左右,建成由5颗停止轨迹卫星和30颗非停止轨迹卫星组成的掩盖全球的斗极卫星导航体系。
现在,前两步已完成,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有自主卫星导航定位体系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