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所组成,可在全世界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更好的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近年来,随着全球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发展以及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的建成,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产品已进入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并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00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6.76%。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研发技术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5.05%,达到1527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0.50%。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7.54%,达到3480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69.50%。
当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业和事业单位总数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超越50万。截至2022年底,在境内上市的业内相关企业(含新三板)总数为92家。
北斗系统在我国民用领域形成了庞大产业链,是我国未来的重要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2021年7月30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提出企业应当确保汽车产品具有安全、可靠的卫星定位及授时功能,可有效提供位置、速度、时间等信息,并应满足有关要求,鼓励支持接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信号。2021年8月25日,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提出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和新一代无线通信、北斗导航、卫星通信、高分遥感卫星等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层次地融合。2022年1月17日,工信部发布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提出丰富智能终端北斗位置服务。开展智能手机高精度定位试点示范。提升智能手机、穿戴设备在室内等遮挡区域的多源融合定位能力,打造室内外无缝连续定位服务体系。探索北斗高精度、短报文等功能应用于智能手机、穿戴设备,构建亚米级定位应用场景,推动成为应急通信手段,在健康养老、儿童关爱、助残关怀、新兴消费、便民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
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GPS的定义、工作原理及功能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卫星导航市场的发展状况,并对中国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和行业发展现状、研发技术情况做了详细的剖析。然后报告对北斗产业链及其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对北斗产业园区、区域发展及国内外重点公司运营情况做了挖掘。最后,报告分析了北斗产业的投资情况并对未来发展前途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大多数来源于于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科技部、商务部、财政部、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市场调研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北斗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北斗产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二、2025-2029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规模预测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