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把“新星”产业集群培育成重庆制造业的“最大增量”

  “新星”产业集群成长性强、潜力大,是促进重庆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较快增长的新引擎。如何把“新星”产业集群培育成重庆制造业的“最大增量”?重庆日报约请了相关专家学者谈谈他们的看法。

  卫星互联网是通过卫星为全球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网络系统。“行动方案”指出,加快卫星通信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推动卫星通信技术、北斗技术等多技术融合,部署开展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试点示范,孵化商业模式。推动支持卫星通信技术的通信芯片、通信模组在汽车、消费类电子等产品中植入,扩展应用场景。

  生物制造是以生物体机能进行大规模物质加工与物质转化、为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工业商品的新行业。“行动方案”指出,研究化工原料和过程的生物技术替代路径,加快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生物农药等生物化工产品发展。加强食品合成生物工程技术、食品生物高效转化技术等生物食品研发技术,抢占新型食物系统发展高地。

  生命科学是探索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行动方案”指出,系统布局脑与类脑科学、细胞免疫、人体细胞重编程、基因组化学合成等领域研发力量,争取发现若干重大疾病预防与治疗新机制。以预防与治疗新机制为牵引,贯通基础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和产品研究,促进前沿医疗技术转化与临床应用,带动新型药物、人造器官等产业发展。

  元宇宙是数字与物理世界融通作用的沉浸式互联空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的未来产业,是数字化的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高级形态。“行动方案”指出,加强人机交互、先进计算等研发技术,加快交互终端产品发展,突破人机交互瓶颈,增强人机交互体验。探索交互技术在工业、商业、文旅、医疗等领域应用场景,培育行业级解决方案。

  前沿新材料是孕育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具备优秀能力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具有战略性、先导性和颠覆性,兼具产业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技术特征。“行动方案”指出,加快气凝胶、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等产业化、商业化步伐,促进超材料领域发展。

  未来能源产业的发展的新趋势,包括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能源存储技术、能源智能化和电动化等方面。“行动方案”指出,加强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发电、风电等研究,促进新型能源技术发展。积极布局绿色高效石化能源开发利用产业,探索布局光解水制氢、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等氢气制备“新赛道”。密切跟踪新一代核电技术、下一代太阳能技术发展。

  发展高成长性产业,是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行动方案”指出,聚焦细致划分领域,突出专业化、区域化发展路径,培育壮大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AI及机器人、服务器、智能家居、传感器及仪器仪表、智能制造装备、动力装备、农机装备、纤维及复合材料、合成材料、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一批高成长性产业集群,进一步丰富全市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重庆日报:“行动方案”提出培育壮大7个“新星”产业集群的用意何在?对推动重庆制造业高水平发展有什么作用?

  郭险峰: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培育壮大“新星”产业集群战略用意深远。一方面,这是谋定未来的前瞻性布局。重庆市委市政府把握时代大势,应势而谋,布局培育壮大卫星互联网、生物制造、生命科学、元宇宙、前沿新材料、未来能源、高成长性产业等“新星”产业集群,这是把住了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趋势和重点,积极抢滩产业新赛道,谋定城市发展新未来的前瞻性举措。另一方面,这是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切实性布局。培育壮大“新星”产业集群,是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有效抓手,契合先进制造业中心打造要求。“新星”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将有效助推先进制造业中心成形成势。

  “新星”产业集群的形成,对推动重庆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有“提能提质提力”作用。一是能够提升重庆制造业能级。“新星”产业集群,属于未来产业,在产业体系中序列高、战略性强,有助于实现重庆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二是能够提升重庆制造业质量。重庆在“新星”产业集群的结构、布局、规模能级、主体质量等方面都做了新的谋划,有助于推动制造业朝着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的方向前进。三是可提升重庆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新星”产业集群,立足于重庆产业基础,站位于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沿,通过集群发展,构建产业链完整、价值链高端的产业体系,有效提升重庆制造业的竞争力。

  黄庆华:培育壮大“新星”产业集群的用意在于:一是顺应全球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重庆通过培育壮大“新星”产业集群,聚焦未来科技发展前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有助于更好地融入全球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新星”产业集群不仅可以集聚相关产业资源,提高重庆在特定领域的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还能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链条协同发展,形成产业协同效应。三是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新星”产业集群持续的创新活动和技术突破,能为重庆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注入发展新动力,并提供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增长点。

  重庆培育壮大“新星”产业集群,有助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有助于强化技术创新驱动。“新星”产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能够助推重庆制造业加快技术升级和创新。二是有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培育“新星”产业集群,重庆制造业可以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提高整体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三是有助于夯实产业人才支撑。培育发展“新星”产业集群将催生大量人才需求,促进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为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郭险峰:重庆提出培育壮大“新星”产业集群,是基于优势判断做出的科学战略谋划。一是宏观战略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新型制,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这必然会对省市制造业发展提供制度、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撑,国家创新技术的溢出效应也会辐射到省市。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推进下的区域联动优势。重庆提出培育壮大“新星”产业集群,四川确定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两省市既能错位协同,也能形成链式互动,互推互助,整合资源。三是人才平台优势。重庆具有打造“新星”产业集群的平台和人才基础。重庆市内有72所高等院校,62家科研院所,179家新型研发机构。西部(重庆)科学城集聚了两院院士23名,国家级人才超300名,研发人员达2.5万人。但重庆培育壮大“新星”产业集群,也存在诸多挑战,主要包括:同构竞争的挑战。当前,各省区市都看到了新一轮产业革命演进的机遇,提出打造未来产业集群,这势必造成相关行业企业招商引资的新一轮争抢。更高能级创新平台缺乏的挑战。目前重庆高能级平台较少,能级还需要提升。领军企业缺乏的挑战。目前重庆在“新星”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较少,带动力较弱,还需要时间培育。

  黄庆华:重庆拥有的优势:一是地理位置优越。重庆处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拥有便利的水陆空交通条件,便于物资运输和产业链衔接,有利于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效应。二是产业基础深厚。重庆的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冶金矿产等传统产业的基础雄厚,在新材料、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及计算机软件等领域正形成规模巨大的产业体系,可以为“新星”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持、人才储备和市场积累,促进产业链延伸和提升。三是基础设施完善。重庆作为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拥有完善的水陆空运输网络,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广,具备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拥有多个现代化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和孵化基地,为“新星”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和研发环境。重庆面临的挑战:首先,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重庆尚未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芯片等领域的核心研发技术,创新、研发、设计、制造能力不够强。其次,制造业大而不强。重庆的传统制造业规模庞大,但大多数制造企业的数字化水平不高,对“新星”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再次,政策体系不够完善。“新星”产业集群建设涉及产业链条建设、产业组织调整、产业资源配置等多方面深刻变革,重庆还需加强对“新星”产业集群政策支持的整体规划和战略指导。

  重庆日报:放眼未来,如何把“新星”产业集群培育成重庆制造业的“最大增量”?

  郭险峰:一是在链主企业打造上发力。要梳理“新星”产业领域的企业表现,关注重点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技术、制度等方面的支持,助推它们做大做强,加快培育“新星”产业领域带动力强、覆盖面广的链主企业。二是在技术创新上发力。一方面争取国家支持,建设更多的“新星”产业类国家实验室,汇集全球高端智慧,实现新兴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依托西部科学城,积极同成都联动,实施高能级平台共用,创新资源共享机制,为“新星”产业的技术突破和创新提供条件。三是在产业园区打造上发力。重庆要以现有产业园区为基础,有序规划,整合布局“新星”产业园区,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具有人才、企业吸引力的产业园区。四是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上发力。重庆要分析梳理“新星”产业企业的独特性需求,针对性集成供应“优商服务体系”,打造“亲、清、勤、优、便、利”的优质营商环境,助推“新星”产业企业沉下心搞创新,扑下身闯市场。

  黄庆华:一要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撑。建立“新星”产业集群发展的整体规划,明确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发展路径,系统谋划“新星”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布局。制定资金补贴、税收优惠、技术支持等专项扶持政策,构建产业集群梯次化发展体系。二要加强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重视高端技术基础研究,促进数学模型、算法设计、模拟训练“一脉相承”。启动实施“新星”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对“新星”产业集群的创新支持力度。三要促进产业链融通协同发展。组建“新星”产业链联盟,促进“新星”产业集群内部产业链高效衔接。建立“新星”产业链统一对接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和资源对接。四是提高人才教育培训和引进力度。制定重庆“新星”产业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作用,探索建立具有前沿性、实效性的人才引进模式。探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重庆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协同育人。

  2023年总被引频次进入本学科排名前1/4的中国期刊共有37种,比2022年增加2种;影响因子进入本学科排名前1/4的期刊有149种,比2022年增加12种。

  最近一个特殊门诊引发社会关注。媒体报道,10月8日,上海某研究机构设立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正式开诊。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与资源、环境间的张力日愈凸显,空间资源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立体发展、“向下”生长。如今,不少城市的地下空间别有洞天。

  近年来,昭通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平台推动+政策赋能+管家服务”的返乡创业“昭通模式”,推出促进创业就业“二十条措施”。2023年以来,昭通回引6.59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8.64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颗来自熔融行星核心的铁陨石(左)和一颗来自原始未熔融行星的球粒陨石(右)。当人们在寻找宇宙中别的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时,了解这些挥发性物质是如何被输送到行星表面的知识将至关重要。

  制出清洁氢气的同时发现3D石墨烯(显微镜图)。这项研究为石墨烯的应用开辟了更多可能性,其中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研制锂硫电池。研究团队随后意外地发现,直径仅为人头发丝千分之一的微型管阵列,在没有另外加电源的情况下产生了电信号。

  邓秀新、刘旭、张守攻、陈温福、金宁一、张洪程、蒋剑春、包振民、张佳宝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走进黑土地,围绕粮食增产、黑土保护等关键领域开展调研。院士们边走边看,对黑龙江省农科院通过优选品种、菌肥培土、大垄密植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10月11日10时39分,我国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已全部顺利回收。

  我们身边有不少朋友爱玩电子游戏,有时为通关甚至不惜晚睡熬夜。熬夜意味着睡眠时间大幅度减少,睡眠质量严重下降,这样不仅会影响工作状态和学习效率,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据最新一期《风湿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多摄入一些,或能为心脏健康加分。为降低心血管风险,目前医生给出的建议大都与减少炎症有关,包括少服用可的松药物、不吸烟、降低胆固醇,和控制高血压等。

  近日,由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担的课题“伊春森林芬多精成分解析与释放规律”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经查新,此前未见有关报道,该项目为全国首次对伊春森林康养功能成分的定性定量科学研究。

  记者10日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施莽教授团队与阿里云李兆融团队将AI(AI)技术应用于病毒鉴定,发现了传统研究方法未能发现的病毒“暗物质”,探索了病毒学研究的新路径。

  有人欢呼雀跃,认为这是对科学技术进步的高度认可;有人忧心忡忡,担心这是否预示着人类科学家时代的衰竭。将诺贝尔奖颁发给人工智能(AI)领域的成就,并非意味着人类科学家的地位受到动摇。

  江俊强调,这种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研究范式,能从数百万种可能的配方中迅速识别最佳组合,极大地加速了新物质的发现过程。《自然》报道也指出,AI“科学家”通过自动化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功能,明显提高了研究效率,减少了科研成本,并加速了科学发现的进程。

  10月9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扬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十七届汽车轻量化大会在扬州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数十年的一线临床经历让张丽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她看来,孩子学习困难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焦虑的家庭。自学习困难门诊开诊以来,汤欣舟时常有种无力感,孩子学习困难问题并不能在门诊治好,很多问题出现在门诊之外。

  《自然》9日发表的最新论文中,美国科学家团队探索了量子回路的复杂性。这些实验展示了两个阶段之间的转变:在第二个阶段即所谓“低噪声阶段”中,研究团队证实了量子计算机的计算复杂性,足以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量子物理学家们,利用量子纠缠在原子和电子尺度上再现了一个充满不同滴答声“房间”的场景。

  戴维·贝克(左)、德米斯·哈萨比斯(中)和约翰·江珀(右)因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作出的贡献荣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为预测蛋白质结构,贝克团队2021年开发出“Rosetta折叠”模型,并被《科学》杂志评为2021年年度突破。

来源:华体会的主要产品和服务    发布时间:2024-10-19 00: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