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势2023|军事航天:争相发射侦察卫星美太空军形成战力

来源:无线通信测试    发布时间:2024-10-20 09:19:42

华体会的主要产品和服务AS3545系列屏蔽箱


  俄乌冲突延宕不决、巴以冲突再燃战火、军备竞赛风险不减……多个大国卷入的军事冲突深刻影响国际安全形势和武器装备发展。

  如何看待这些新变局和趋势?澎湃新闻()推出“2023军势”系列文章,从2023年的军事安全形势、核态势、军工生产和陆海空天武器发展等角度,管窥军事安全形势变化和武器发展趋势。

  战争形态的演变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极大提升了太空在国防安全中的重要性,太空早已成为战争的重要领域。2018年,美国成立专对于太空作战的太空军后,太空军事竞赛日趋激烈。2023年,各国继续加强太空军事能力建设,呈现出一些新的动态和趋势。

  2023年,韩国、朝鲜和伊朗等多个中小国家争相发射侦察卫星是世界航天装备发展动态的一大特点。侦察卫星是天基情报体系的核心装备,主要可大致分为电子侦察卫星和成像侦察卫星。随着微小卫星技术的发展,以往只有航天大国或强国拥有的侦察卫星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慢慢的变多的中小国家也开始拥有侦察卫星,不具备独立发射能力的国家,一般是通过自研或外购侦察卫星,依靠国外火箭进行发射,具备独立发射能力的国家通常依靠自身能力发射侦察卫星。

  据新华社报道,2023年11月21日,朝鲜国家航空航天技术总局在平安北道铁山郡西海卫星发射场使用“千里马-1”型新型卫星运载火箭,成功将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送入轨道。报道称,朝鲜国家航空航天技术总局将在短期内追加发射几颗侦察卫星。随后,朝鲜多次公开了其侦察卫星拍摄的美军基地照片。从公开的照片看,“万里镜-1”号是一种光学侦察卫星,有分析认为,该卫星分辨率为3米,可用于侦察拍摄大型军事设施目标,未来可能拍摄分辨率更高的卫星,逐步提升侦察能力。

  朝鲜半岛的军备竞赛已经延伸到了太空,呈现出公开化、激烈化的趋势,就在朝鲜成功发射首颗侦察卫星一周多后,韩国自主研发的首颗军事侦察卫星在12月3日被送入太空。该卫星由美国SpaceX公司研制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命名为“侦察卫星-1”号,据称,该卫星在400~600千米高度环绕地球运行,搭载了电子光学(EO)和红外线(IR)侦察设备。据称,该卫星拍摄的影像分辨率达到0.3米,能够适用于详细侦察,达到了国际先进高分辨率光学侦察的主流水平,与美国最先进的“锁眼-11”侦察卫星(最高分辨率约为0.1米)相比也只是稍逊风骚。

  根据韩国国防部公布的计划,2022年,韩国全面启动其高分辨率监视卫星“425项目”,“425项目”是指确保韩国自主拥有5颗侦察卫星,包括四颗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和一颗光学侦察卫星,这些卫星将在2026年之前全部送入太空,届时韩军可以2小时的周期对朝鲜的特定地点进行监视和侦察。在首颗侦察卫星被送入太空没几天,当月4日,韩国自研固体火箭进行第三次发射,将一颗雷达遥感卫星送入太空,由本国研制的固体燃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颗卫星很可能用于试验韩国雷达侦察卫星相关关键技术,而且固体火箭发射准备时间比液体火箭更短,韩国也可能在探索“太空快速响应”技术,用于战时发射补网卫星。

  伊朗也在提升军事太空能力方面发力。2023年9月,伊朗从沙赫鲁德太空中心使用“信使”运载火箭将“光明”-3号卫星送入太空。分析认为,伊朗发射的“光明”系列卫星是光学侦察卫星,多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将提升伊朗的太空侦察能力。2020年4月, 伊朗革命卫队用国产新型“信使”(Qassed)运载火箭成功把“光明”1(Noor-1)首颗军用卫星送入425千米轨道。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军事航天能力最强的国家,在2023年其继续强化相关能力,试图巩固军事优势,称霸太空。2023年12月,美太空司令部司令詹姆斯·迪金森表示,经对太空司令部的任务执行能力进行广泛评估,该司令部已具备全面作战能力,具体表现:在全球作战、演习和应对危机期间,能完成统一指挥计划任务;配备具有所有必要技能的人员,包括军事人员、文职人员和承包商人员;拥有支持指挥控制能力所需的基础设施;具备所有必要的指挥流程与功能;能够为未来的战斗设定条件和需求。

  为了形成作战能力,太空军这几年持续展开多场演习。2023年5月,美国太空军第1德尔塔部队第392作战训练中队联合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等盟友,进行了“太空旗23-2”大规模演习。此次演习主要模拟整合轨道战、电子战和网络战入侵战术。2023年9月,美太空军太空训练与战备司令部完成“黑色天空23-3”演习,重点对战术级太空电磁战进行了演练。本次演习通过营造“实弹交战”环境使得参与者接触真实世界的作战空间系统,加强了作战人员实战能力,并展示了不同军种间的协同作战能力。12月,美太空军进行了网络防御演习,旨在通过模拟测试来探测其网络防御能力,来提升空间领域的网络安全性。

  美太空司令部于2019年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成立,是美军第11个联合作战司令部。其任务是监测太空活动和威胁、支持其他军事单位、应对太空相关危机、威慑侵略并在必要时击败敌人。组建太空军、成立太空司令部是美军进一步强化美军事竞争优势,实现美国必须在“太空拥有主宰地位”目标的重要举措,太空司令部的组建目的是更好地组织和推进美军在太空领域的大规模行动,2023年宣称全面作战能力是美军组建太空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值得高度关注。

  美国太空军在2023年持续推进低轨道卫星星座计划引发关注。2023年4月,SpaceX公司使用“猎鹰”9火箭将太空发展局(SDA)的“分布式作战人员太空架构”首批10颗卫星送入太空,首批次10颗卫星中包括8颗通信传输卫星与2颗导弹跟踪卫星,大多数都用在传输数据和跟踪敌方导弹。

  “分布式作战人员太空架构”卫星是太空发展局正在研发部署的低轨道卫星星座,卫星数量达数百颗,初期发射的卫星大多数都用在导弹预警和跟踪,尤其是对高超声速武器的跟踪监视能力大幅度的提高,因为多颗卫星组网可以接力持续进行跟踪,再配合高轨道运行的导弹预警卫星,可满足跟踪红外信号强烈的高超声速武器。根据计划,“分布式作战人员太空架构”卫星未来卫星星座还具备战术通信、对地侦察等能力。

  为了逐步提升太空军事能力,美日等国在2023年加强了太空态势感知能力的建设。太空态势感知是对所有发生在空间的事件、威胁、活动和状态进行感知,太空态势感知是太空攻防对抗活动的基础,也是太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支撑力量,比如进行反卫星作战,必须精确知道对方目标卫星的详细轨道信息,这就是太空态势感知能力的一部分。

  现在,各军事大国或强国都很看重太空态势感知能力的建设,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太空态势感知研究和开发中。美国认为,太空态势感知能力既是美国太空安全政策的基石,又是美国实现太空军事化的前提,已将太空态势感知能力视为“所有太空活动的基础、太空控制的关键前提和不可或缺的作战力量”。

  2023年12月28日,美国SpaceX公司使用“猎鹰重型”火箭将美国军方X-37B“轨道实验飞行器”送入太空。这是X-37B的第七次任务,也是该重型火箭首次执行X-37B发射任务。神秘的X-37B早已广为大众所知,但由于美军严格保密,外界对X-37B还是知之甚少。

  与以往运行在低轨道不同,这次使用运载能力更大的火箭发射,据称是被送入更高的轨道,分析认为可能是地球同步轨道。美国太空军此前发布声明表示,此次飞行器将进行广泛的测试和实验目标,这些测试包括在新的轨道状态下操作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试验未来的太空领域感知技术和调查辐射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提供的材料的影响。分析认为,X-37B为了前往更高的轨道执行任务还额外增加了一个服务舱,有很大的可能性执行高轨道太空态势感知任务,监视别国卫星。

  除了X-37B飞行器,在2023年9月,美国太空军还发射了一颗“沉默巴克”的军用卫星,美军没有公布该卫星的具体用途,但分析认为,“沉默巴克”是一种高轨道太空态势感知卫星,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现在,美军已经构建了由地基雷达、光电设备、低轨道卫星和高轨道卫星及飞行器组成的完善太空态势感知体系,具备很强的太空态势感知能力。

  日本也在加强太空态势感知能力,据媒体2023年12月报道,日本自卫队开始研究在拟于2030年代发射的新一代通信卫星上增加监视功能,成为一种多用途卫星。日本曾在2017年起发射了多颗“煌”军用通信卫星。 日本自卫队根据运行三颗通信卫星的体制,认为至少也需要三颗卫星来负责进行太空监视。日本政府虽然计划在2026年发射第一颗专门用于太空监视的“太空态势感知(SDA)卫星”,但认为价格太贵(大约需要50亿元人民币),因此正在研究在通信卫星上增加太空监视的载荷,减少相关成本。日本在2022年3月整合两支“宇宙作战队”,组建“宇宙作战群”,这支部队主要负责日本“太空感知系统”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前的准备工作。日本的太空态势感知体系也是由地基和天基组成,并且正与美军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借助美军力量增强监视太空的能力。

  运载火箭是人类空间的重要工具,也是各国加强太空军事能力的基础。2023年,多个国家重要火箭项目获得进展,重型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火箭和快速响应火箭等不断涌现,有些进行了首飞,有些取得关键技术进展。

  2023年最受关注的是SpaceX公司“星舰”重型火箭,2023年该火箭进行了两次试飞,虽然两次试飞都没获得完全意义上的成功,但还是取得了技术进步。“星舰”采用可重复使用设计,该火箭由两部分所组成:起飞级名为“超级重型助推器”,并联安装了33台“猛禽”液氧甲烷发动机,其中内置13台用来改变推力方向,最大推力约7600吨;第二级其实就是集成了6台发动机的飞船(这中间还包括3台线台海平面版“猛禽”发动机,最大运载能力超过200吨。

  由于采用诸多创新设计、可重复使用和低成本,美国军方已经盯上了“星舰”的军用潜力。除了用于发射军用卫星,美军正在推进的“火箭货运先锋”项目也会考虑使用“星舰”。美国空军部的目标是在90分钟内向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执行任务的美军运送补给。

  可重复使用火箭将大幅度降低人类进入空间的成本,慢慢的变成了新型火箭的重要发展的新趋势之一。2023年12月23日,SpaceX公司使用编号B1058.19的猎鹰九号火箭发射了第129批次23颗星链卫星,总数达到5627颗。这是史上第一枚19手猎鹰九号火箭,也就是它第19次执行发射任务,翻新发射周期在50天左右。

  其他国家的可重复使用火箭项目也取得进展。12月10日,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曲线二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验证火箭(代号sqx-2y)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第二次飞行试验任务。该火箭于2023年11月2日圆满完成了首次垂直起降飞行试验,该次飞行进一步获取了各系统飞行数据子样,为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更多次、更高效的复用飞行提供了技术积累,并为公司正在开展的中大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双曲线三号的研制工作提供了关键技术验证。

  2023年4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在卡纳塔克邦的航空测试靶场成功试验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自主着陆任务(RLV LEX),首次完成火箭的空抛自主水平着陆。欧洲航天局(ESA)阿丽亚娜 6 型运载火箭在2023年进行了多次试验,计划在2024 年 6 月至 7 月之间实施首次太空飞行任务,届时将搭载一组小型卫星,该火箭后期也将具备可重复使用能力。

  日本在2023年2月进行了新型运载火箭H-3首次发射任务,但火箭未能成功升空,发射失败。H-3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三菱重工业公司联合研制的新一代液体运载火箭,大多数都用在替代H-2系列火箭。火箭全长63米,直径5.2米,有多种构型,起飞重量超400吨,最大运载能力约16.5吨。为了获得更多的国际发射订单,H-3火箭采用多种技术和措施降低发射成本,据称,该火箭发射成本比H-2A降低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