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上一篇文章中讲了后十种侦察机,那么在这一篇文章中,我再介绍一下前十种侦察机!(本章排名无前后、高低之分。不喜勿喷。)
2003年2月11日,法国军方透露,法国将部署两架幻影IVP战略侦察机参与伊拉克的侦察和监测任务以便加强联合国在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工作。
1986年,法国战略空军开始接收5架幻影IVP战略侦察机。为了适应新的作战要求,幻影IVP飞机的机翼改用悬臂式三角形中单冀翼面积78平方米,机身采用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机头前端是空中加油受油管。机身前段为气密式串列驾驶舱,驾驶员在前,领航兼轰炸员在后座椅为独立式弹射型机身前端下方是前起落架舱起落架为液压收放前三点式,前起落架为双轮,可操纵转向,向后收入机身。主起落架采用液气减震四轮小车式可向内收入机身。机身中段为油箱,机身后段装有两台阿塔9K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推力46」千牛,加力推力68.6千牛。机翼主梁和后梁之间、起落架安装点之前的前缘部分为整体油箱。由于飞机在进行高速飞行时耗油量会大增,所以飞机上的油箱遍部机身油箱几乎占用领航员舱到发动机之间的整个机身中段。在每个发动机进气道外侧的双层蒙皮之间进气道与发动机的下面以及垂尾的前缘部分,都装有油箱。为实现短跑起飞,翼下还可装两组共6个助推器。机翼主梁和后梁之间、起落架安装点之前的前缘部分是整体油箱。在每个发动机进气道外侧的双层蒙皮之间进气道与发动机的下面以及垂尾的前缘音盼都装上了油箱。
在2004年夏天,以色列著名的航空防御系统企业决定开发“奥比特”迷你战术无人侦察机项目。该项目的特点是便携性好,能够单兵携带;整套系统的展开和回收时间比较短,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需求。无人机自身信号特征弱,不易被敌方侦察系统发现。投入实战后,可供营、连级地面部队或内卫安全部队使用。
2005年10月,首架“奥比特”-1原型机问世。该机翼展长2.2米,最大起飞重量7千克,航程约15~30千米,航时3小时。之后,航空防御系统公司又在“奥比特”-1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性能更佳的“奥比特”-2、“奥比特”-3和“奥比特”-3LE等3种无人机以及“奥比特”-1K攻击无人机。
八、SR-71侦察机(英文:SR-71,绰号:Blackbird,译文:黑鸟),是美国空军一型喷气式远程高空高速战略侦察机。
SR-71侦察机采用了大量当时的先进的技术,钛结构、涡喷/冲压变循环发动机,至今仍然不失其先进性。该机是第一种成功突破热障的实用型喷气式飞机,实战记录中没有一点一架曾被敌机或防空导弹击落过。
SR-71侦察机1963年开始研制,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 )的臭鼬工厂研制生产,1964年首飞,1966年服役,共生产32架。1990年退役,1995年部分SR-71编回部队,并于1997年展开飞行任务,1998年永久退役,部分进入博物馆陈列,仅有NASA德赖顿飞行研究中心使用的一架SR-71A和一架SR-71B用于研究使用。
歼侦-6侦察机(代号:JZ-6),是中国1967年2月由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在歼-6飞机基础上改装而成,有多种型号,在台湾海峡空中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歼侦-6用于对浅近纵深、宽大正面目标进行照相侦察,获取战役战术情报。中国空军多采用现役飞机改装的方式获得侦察平台。在1953年前中国空军的侦察机主要使用拉-11,1954~1955年更新为米格-15,1956年后增加了伊尔-28P。
歼侦6是歼6战机的战术侦察机型,大多数都用在对浅近纵深、宽大正面目标进行照相侦察,获取战役战术情报,该机服役以后,以其高速度的优势成为中国空军侦察机的首选。
该机是中国空军在歼-8F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歼侦-8F拆除了歼-8F上装备的23mm机炮,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全新的侦查设备舱。该设备舱与机身下挂载的红外相机或合成孔径雷达吊舱配合,使歼侦-8F在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依然具备侦查能力。此外,歼侦-8F侦察机还可安装电子情报和信号情报侦察吊舱,使歼侦-8F具备了只有大型战略侦察机才具备的战略情报搜集功能。除了执行侦察任务外,歼侦-8F依然可以挂载多种武器,仍具备较强的空战能力。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歼侦-8F侦察机多次飞掠台湾海峡,并在台湾军方做出一定的反应前便扬长而去。
不死鸟无人机是由英国马可尼公司研制的一种中程无人侦察机。机体全部采用复合材料,模块式结构,推进式机翼和尾梁,可置换的机翼、垂尾翼尖等。 该机的隐身性能好,具有较高的生存力,在战场上易于维修和运输。最大使用高度为2440m,侦察半径60km,在1000m高度下视场达800km2。
该机其最大的目的是为炮兵截获目标提供侦察照片和数据。该机装备有先进的红外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和电子战系统。第一架不死鸟无人机在加拿大试验之后,英国陆军重新评估了该无人机的作战需求,并对马可尼公司不死鸟无人机做进一步改善。改进内容有:增加合成孔径雷达、无线电中继站、制导武器的激光目标指示及遥控地雷探测装置在内的新的任务负载。
俄罗斯M-55侦察机是前苏联时期研制的一款高空侦察机,原型机为M-17,1988年8月16日首飞,创造了16项世界记录。其基本研制情况和技术性能,在冷战结束前长期处在绝密状态。
俄罗斯M-55侦察机能够直接进行高空侦察、空中、水域及陆地环境监视测定、高层空间研究,也可用作保障电话及无线电联系的高空中继站。M-55飞机有一系列变型,如高空侦察型(M-55PTP)、生态监测型、双座教练型(M-55Y)、双座高层空间科研型(飞行员旁边可乘坐一名科学仪器操作员)等。
三、U-2侦察机(英文:U-2 reconnaissance airplane,编号:U-2,代号/绰号:Dragon Lady,译文:蛟龙夫人,通称:洛克希德U-2),是美国空军一型单座单发高空侦察机。
U-2侦察机被设计用于高空执行全天候侦察任务,在和平时期、危机、小规模冲突和战争中为决策者提供重要情报。此外亦用于电子感应器研发、确认卫星资料和校准。虽然首飞已经六十多年,但U-2仍然活跃于前线侦察机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研制,于1955年8月秘密完成首飞,1956年开始装备美空军,美国空军和CIA用来侦察敌后方战略目标,如今仍可作为战术侦察机。几十年来曾征战全球,侦察过苏联、古巴、朝鲜、中国、越南等国家,但是也有15架在其他几个国家的领空被击落。U-2生产线日由美国国防部核准的预算文件中要求U-2最晚于2011年全部退役,并于2007年年初将部分U-2退役。U-2的使命将会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制造的“全球鹰”无人机和侦察卫星取代。但由于“全球鹰”至今还未能全部完善,U-2退役计划被再度推迟。
苏联解体后保密规定和措施被取消或放宽,这一机型才为外界所了解。这种“苏联U-2”的全名为米亚西舍夫/莫尔尼亚M-17“神秘”(Myasischev/Molniya M-17 Mystic)
自飞机发明以来,高空亚音速侦察机中最知名的代表机型无疑是洛克希德公司的U-2。60年代中,它曾多次窜入中国人陆上空进行间谍活动,屡遭我军地空导弹痛击。U-2也曾被苏联防空部队击落。但U-2的侦察能力不容置疑,其在各场局部战争、古巴危机、对东方世界的侦察方面功勋显著。但鲜为人知的是苏联研制了一种类似的高空侦察机。这种机型因为保密的缘故,一直鲜为人知。
苏联解体后保密规定和措施被取消或放宽,这一机型才为外界所了解。这种“苏联U-2”的全名为米亚西舍夫/莫尔尼亚M-17“神秘”(Myasischev/Molniya M-17 Mystic)。 它原本是米亚西舍夫设计局研制的,后该设计局被莫尔尼亚科研和工业集团所兼并。为了体现M-17“神秘”的原设计者,因此在其前面仍保留了原米亚西舍夫设计局的名称。M-17最初并不是单纯为了侦察而设计的,军方对设计局的其中一个重要要求是必须能对美国的高空侦察气球进行拦截。随技术进步,M-17不再需要负担这一任务,就成为了专门的高空侦察机。
飞机性能:总的来看,M-17飞机的技术水平和飞行性能确实与U-2差不多,而且由于研制时间晚得多,因此在某些方面可能超过U-2。另外M-17研制成功后不久就开始执行多种民用任务。包括空中照相测量,地形测绘,冰河观测,海岸巡逻,搜索和救援协调,还可播洒化学剂进行气象控制和防雹等。据介绍M-17 神秘”在创记录以前,就曾对莫斯科上空的臭氧层情况做了一系列飞行探测。有趣的是赞助商是莫斯科的一个气动工具和切割工具制造企业。
RQ-4全球鹰(英语:Global Hawk)是由诺斯洛普·格鲁门所生产制造的无人飞机(UAV),主要服役于美国空军与美国海军。
该机角色上类似1950年代叱咤风云的洛克希德U-2侦察机。它能够给大家提供后方指挥官综观战场或是细部目标监视的能力。它装备有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可以看穿云层和风沙还有光电红外线模组(EO/IR)提供长程长时间全区域动态监视。白天监视区域超过100,000平方公里(40,000平方英哩)例如要监视洛杉矶一样大的城市,可以从缅因州遥控环球之鹰,拍摄370x370公里(230x230英哩)区域的洛杉矶市区24小时,然后悠闲的飞回家。
2020年6月20日,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19日消息,在击落美国“全球鹰”无人机一周年之际,伊朗革命卫队(IRGC)首次发布了当天防空指挥部画面,画面中显示了指挥部追踪美国无人机并将其击落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