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环宇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华体会官网里尔赞助商    发布时间:2024-08-22 17:48:05

华体会公司AS3545系列屏蔽箱


  公司一直聚焦于航空航天领域,专门干宇航产品、航空航天工艺装备、航空产品和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配套服务。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行业及相关制造业具有较强的战略性、敏感性和特殊性,长期受到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制造企业打破国外封锁、实现国产化进口替代的主要技术途径。公司将掌握的核心技术应用于宇航产品、航空航天工艺装备、航空产品、通信产品,为卫星、空间站、深空探测器、国产大飞机、无人机、卫星通信装备、航天测运控装备、大型紧缩场检测系统等提供产品配套和服务,体现了公司核心技术在航空航天细致划分领域的充分应用,也体现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与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需求的高度、有机融合。

  公司业务最早起源于宇航板块和航空航天工艺装备板块,在宇航板块,建立了领先的精密加工制造条件、积累了深厚的宇航级有效载荷、微波器件、空间机构结构等方面的工艺技术,承担了如北斗、高分、嫦娥、天问等在内的重大型号的配套任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航空航天工艺装备板块,面向复合材料零部件成型工艺装备、装配装备、非标辅助工装等方向,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设计、生产、装配、交付能力,并与中国商飞上飞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湖南飞宇航空装备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公司瞄准国家航空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的历史机遇,结合公司自身产业条件、技术优势,先后新开辟了航空产品板块和通信产品板块。在航空产品板块,瞄准航空复材结构件、航空复材功能件、航空金属零部件、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等领域,加快发展产业化能力、建设人才技术队伍。通过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条件建设,公司已成为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下属主机单位的重要供应商。通信板块,是公司发挥产业链齐全,逐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而发展起来“天伺馈”分系统级产品研制制造业务,建立了卫星通信天线、航天测运控天线和特种测试设备三条产品线,相关这类的产品已成功应用在多个军兵种的卫星通信地面站、卫星测控站、靶场测控站、侦收站等装备上,以及在国家低轨卫星互联网信关站、大型紧缩场检测系统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技术进步和良好的市场品牌效应。

  公司的主营业务属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卫星制造、航空零部件制造、航空工艺装备、卫星应用等细分行业,其行业发展状况如下:

  卫星产业链包括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和卫星应用三大部分,卫星制造是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也是一个技术复杂、门槛较高、资金投入大、风险高的领域,最重要的包含卫星总体、卫星平台和卫星载荷三大部分。卫星制造业格局,随着科学技术创新、市场驱动,呈现多元化层级结构。以航天科技000901)为代表的的军工央企牢牢占据领头地位,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资源优势;其次是以中科院、航天科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第二梯队,在细分方向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应用经验。以银河航天、九天微星等为代表的民营卫星制造企业则属于第三梯队,通过更富活力的创新机制、引入成熟的工业制造体系等,正为卫星制造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推动商业航天和卫星互联网建设工作。2014年,《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拉开了商业航天的发展大幕,在新的制下,央企和民营企业围绕着国家战略同频共振。2020年,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商业航天发展000547)也在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推进、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卫星制造作为产业链上游将率先受益。在国外,SpaceX公司“星链”计划已经成功发射超过6,000颗卫星,全球用户超过300万。我国也在加速建设自己的低轨互联网,2021年在雄安新区成立中国卫星600118)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负责国家低轨卫星互联网“GW”工程的建设。2024年2月,上海垣信完成67亿元A轮融资,通过“一箭18星”成功发射“千帆”星座首批卫星,标志着我国商业低轨卫星互联网正式开建。与此同时,由于国土资源、环境监测、地质灾害、海事边防等需求增加,涌现出了以长光卫星的“吉林星座”为龙头的一大批商业遥感星座计划。

  在政策驱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资本注入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卫星制造产业已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正在努力追赶、逐步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并逐步探索建立符合国家需要、符合基本国情的特色化、多元化、专业化的行业格局,将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注入新动能,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引擎。

  航空零部件制造是航空制造业的中游环节,目前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是以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下属主机厂为主,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有效补充的行业竞争格局。近年来,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一方面,我国国防军事装备建设进程提速,军用航空装备快速发展,新装备及存量装备的配套需求越来越大,主机厂产能扩张的同时,吸引外部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纷纷加入,共同协作以满足装备研制与批产需求。另一方面,各大军工企业聚焦主业、强军首责的背景下,“小核心、大协作”体系的确立,使主机厂专注于核心能力强化,将航空零部件制造、部组件装配等业务转包给具备专业能力和相应资质的供应商,为优质航空零部件制造供应商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第三方面,随着“C919”在2023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在手订单超过1000多架,国产大飞机已正式进入产业化提速扩张阶段,所见的万亿市场需求,有望为从事航空零部件制造的企业提供至少20年以上的稳定增长。

  同时,由于航空器具有高稳定性、高速、高安全性及长寿命要求,航空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装配、维修有着极高的工艺要求与技术壁垒。航空零部件制造工序复杂、专业性强,依据各分系统材料、结构、需求、用途、性能的不同而区别较大。对参与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技术能力、生产资质、资金投入、质量管控能力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要求,是一个典型的高门槛、高壁垒、高投入的高端制造行业。

  航空工艺装备,是指用于飞机零部件成型或部段、整机装配的专用工艺装备,具有定制化程度高、专用性强、投入大等特点,航空工艺装备研制水平直接影响飞机产品的生产周期和产品质量,是航空制造业的重要配套产业。目前,我国航空工装行业的参与者包括主机厂内部配套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部分外资企业,从事的企业数量多、行业竞争激烈、业务相对分散、地域属性较强,同时企业发展规模偏小、没有形成龙头型企业。

  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抓住国防装备建设、国家政策扶持、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等历史机遇,无论是在军用航空、商用飞机,还是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创新和引进,均突破形成了一大批技术领先、性能先进的航空装备与产品,对航空产业配套市场形成了强劲的需求,也拉动了航空工艺装备产业持续扩大。

  未来,航空工艺装备将朝着柔性化、智能化、可循环、标准化四个方向发展。柔性化方面,工艺装备自身将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可以用于不同产品的装配,同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给工艺装备留出柔性发展的空间。智能化方面,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机械工艺装备都会逐步加上自动化的元素。工装的自主移动、产品的调姿和测量都在逐步自动化。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即时信息和需求,都会被采集后进行处理再反馈给制造单元。可循环方面,航空航天工装再制造是一个统筹考虑工艺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工程,是利用原有工艺装备零部件并采用再制造成型技术,使零部件恢复尺寸、形状和性能,形成再制造的产品。标准化方面,标准化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避免设计和制造中的协调问题,重复和低级错误出现。

  卫星应用产业,是卫星产业链的核心价值体现,是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的支柱产业,已深刻融入国防军事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国家体系治理当中。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演进、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通信、导航、遥感等为代表的卫星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由军用需求逐渐拓展到民用市场,紧密结合各行业与消费者,为卫星应用产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卫星应用主要分为卫星应用设备和卫星运营两大部分,在卫星通信装备研制领域,军机、无人机对通信数据链的需求越来越多,以实现视距/超视距(通过卫星中继)的宽带数据传输,为现代化战争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机载端、地面端的卫星通信天伺馈产品在各军兵种都面临装备升级、产品批量列装的市场需求。在卫星测运控装备研制领域,随着卫星测控、航天侦察、态势感知、空间预警等领域的技术进步,新型测运控装备正朝着机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标准化,可批量制造的方向快速发展,新型装备的研制和列装需求激增,为市场带来良好机遇。另外,随着卫星互联网的建设浪潮,成千上万颗低轨卫星组网,需要配套建设成百上千套地面信关站来建立双向通信链路,这也将带来大规模的市场增量。此外,公司大力布局商业航天相关地面系统业务,在原已交付的商业航天地面天线基础上,加大多频段、高通量、多功能、低成本的新产品研发工作,提高产能产量,拓宽产品谱系,为商业航天日益增长的需求做准备。

  公司主营业务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宇航产品、航空航天工艺装备、航空产品和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主要为航空航天领域科研院所和总体单位的科研生产任务提供技术方案解决和产品制造的配套服务。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公司具备了涵盖从产品设计、仿真分析、工艺设计、精密制造、装配集成到调试测试全过程的研制生产能力,特别是高精密星载产品的研制水平已达世界前列、大飞机先进工艺装备具备国产替代能力、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零部件自动化智能化制造取得突破性进展、多型卫星通信和测控产品跻身国内一流水准、高精度全频段大型紧缩场反射面完全实现国产替代,并形成了产业链优势,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产业化优势和综合竞争力。公司已成为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中国电科、中国电子、中科院、星网集团、中国信科等大型央企下属科研院所和总体单位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主要面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电科、中科院等下属从事航天器研制的科研院所和总体单位,承担星载天线、星载微波器件、空间机构结构、星体结构及太阳翼等核心部组件的工艺攻关、加工制造、装配集成、性能测试、环境试验等任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完成了星载馈源阵、星载通信天线及器件、星载激光终端结构件、空间展开臂结构件、导航增强天线、柔性太阳翼基板等产品的生产交付。

  公司主要面向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下属单位,承担金属及复合材料零部件成型工艺装备、装配装备、非标辅助工装、自动/非自动部装生产线、整机生产线等产品的研制、生产及配套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完成了C919批产辅助工装、C929机翼壁板固化胶结工装、多型进气道成型工装、机翼蒙皮成型工装、发动机叶片成型工装等产品的研制交付。

  公司主要面向中航工业、中国航发、中国商飞等下属单位承担复合材料结构件、复合材料功能件、航空金属零部件、航空发动机部件及系统等产品的设计开发、成型制造、配套服务等任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完成了多型机型进气道、短舱风扇罩、机身结构件、机翼、V型尾翼、机匣零部件等产品的生产交付。

  公司通信产品以卫星通信天线、航天测运控天线、特种测试设备的分系统级产品的自主研发、生产制造、装配集成、调试测试、工程实施为主线,军用产品主要面向军事航天部队、信息支援部队、空军、陆军、火箭军等军兵种,民用产品主要面向中国星网、上海垣信等低轨互联网工程建设总体。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完成了“千帆”星座4.5米测控天伺馈、“千帆”星座1.8米馈电天伺馈、大尺寸静区紧缩场反射面等产品的研制交付。

  公司一直聚焦于航空航天领域,专业从事宇航产品、航空航天工艺装备、航空产品和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配套服务,依托多年来参与的国家航空航天领域重点工程、重大型号任务以及国防军工重点装备建设、产品列装,通过多年的自主研发、技术攻关、生产实践,不断提升技术能力、不断壮大技术人才队伍、不断积累技术工程经验,形成了13项核心技术。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持续进行核心技术创新和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开始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截至本报告期,公司累计取得已授权专利80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主要在研项目合计31项,公司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5,247.26万元,本期投入2,531.45万元,累计投入7,379.51万元。根据国家保密相关规定,涉军研发项目具体情况及进度豁免披露。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深入实施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深化之年,是“十四五”规划落地和“十五五”规划起步的关键之年,上半年公司整体运行平稳,稳中有进、量增质升。面对行业形势和竞争格局不断变化,公司积极谋划战略布局、聚焦重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从系统性、关键点抓优化,内控成本、外增效率,学榜样、缩差距、促提升。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及信息化建设,持续巩固和强化在核心业务上的竞争优势,储备持续稳健发展的新动能。公司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在各个板块的核心竞争力,基本完成经济工作目标。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航空航天产业在我国的国家战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引领科学技术创新和前沿技术发展的关键源泉,也是不断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和催生新产业300832)、新模式与新领域的核心驱动力,更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具体表现。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在通信技术、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应用研制领域掌握的核心技术能力,充分利用公司四大业务板块既能独立面向市场,又能合力进行研发的优势,不断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在公司原有航空航天相关业务中,公司不断改进产品性能、降低成本,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随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现代化新兴产业被列为我国重点发展方向,C919批产及C929研制全面推进,公司紧跟国家政策指引积极拓展产品应用及业务板块,创造公司产值利润新增长点。

  在原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大飞机等新兴产业的需求,加大力度围绕新兴产业核心产品进行高质量、低成本的研发攻关工作。

  在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公司一直致力于为航空航天领域客户提供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通过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自主攻关与技术积累,形成了极具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业务板块。本报告期内,公司多个科研项目取得突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星载馈源阵、星载通信天线及器件、星载激光终端结构件、空间展开臂结构件、导航增强天线、柔性太阳翼基板等多个宇航产品完成工艺技术攻关和生产交付,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2)无人机进气道、机身结构件、V型尾翼、机匣等航空零部件,完成成型工艺攻关和产品试验鉴定,逐步转入批量生产交付阶段。

  (3)多个无人机进气道成型工艺装备、大型机翼壁板成型工艺装备、多联发动机叶片模具等任务成功交付,在此类复杂、大尺寸高精度成型工艺装备上取得新的突破。

  (4)随着集装箱测控数传天线、商业卫星互联网测控天线、馈电天线项目成功研制与交付,公司在轻量折叠反射面研制技术、超宽带馈源阵设计技术、“动中测”跟踪控制技术、机动型测运控站研制集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产品型谱进一步丰富。

  (5)多个高精度紧缩场反射面项目成功交付并投入使用,标志着公司在紧缩场反射面研制领域已形成极具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在本报告期内,公司依托上市募集资金加快卫星通信、测控与测试设备产业化项目建设进度,快速扩充研发技术队伍,逐步提升研发投入,持续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公司的研发技术与创新攻关能力持续增强。

  环宇航空产业园规划了卫星通信天线、测控测试天线、高端复合材料零部件、大型高精度测试装备的产业化能力,是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的未来核心能力。截至报告期末,环宇航空产业园已经建设完成超10万平方米,相关高端研发、生产、检测设备正加紧采购,部分设备已安装调试到位,航空产业园在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装备板块、复合材料产品板块的产业化能力提升已初见成效。

  根据自贡航空产业园配套需求,自贡环宇已购置132亩土地用于建设无人机复材零部件及整机结构研制及产业化能力。自贡航空产业园主要建设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能力,无人机部组件、整机装配及测试能力。子公司自贡环宇积极参与无人机产业链配套需求,加快航空产品产能建设。本报告期内自贡132亩无人机产业园项目完成开工奠基并顺利开展施工建设工作。子公司现已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园区建设目前处于项目验收阶段,预计10月份逐步投产。

  公司持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控流程体系,通过内部培训以及企业价值观建设,进一步优化各项制度流程,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治理水平。于生产运营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于公司治理端,公司严格按照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信息披露及时、真实、准确和完整;认真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投资者的联系和沟通,树立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

  公司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软硬件水平不断提升,围绕智能制造已建成以ERP、OA、PDM、MES、CAPP、财务管理等为框架的信息化平台,全面覆盖销售、采购、仓储、研发、生产、质量追溯等各环节。报告期内,公司以对原有产能进行智能制造研改进、新建产能进行智能制造规划为重要工作目标,致力于批生产产品的低成本与高质量的目标。此外,公司在重点研发生产过程中注重规范化、标准化,降低运营风险。三、风险因素

  公司主要产品为定制化和非标准化产品,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以便及时、有效地响应客户需求,同时也需要公司根据前沿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的预估,提前攻克技术难题来锁定客户订单。由于航空航天产业属于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特殊行业,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大以及研制周期长,公司存在无法在规定期限内交付研制产品或无法突破技术瓶颈而遭遇研制失败的风险,这将导致公司业绩受到不利影响,从而公司可能面临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试制未取得预期效益的风险。

  航空航天领域,特别是航天相关产品的研制活动一般具有探索性、先进性、复杂性、高风险性的突出特点和高可靠、高质量、小子样研制的特殊要求。产品性能、技术指标、加工质量的稳定性是客户甄选供应商的评判标准之一,保持产品性能稳定、不断提升公司综合服务能力,对于获得客户订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航空航天产品制造工艺的复杂性、性能要求的特殊性,公司无法完全排除产品性能稳定性风险对订单获取能力和经营业绩造成的重大不利影响。

  公司所处的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人员及核心技术对公司经营具有重大影响。由于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优秀人才的争夺亦趋于激烈,公司存在因竞争而导致的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此外,如果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未能妥善管控重要技术信息,公司将面临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受我国军工行业、航空航天行业体制的影响,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按照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客户合并计算的口径,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未来若公司与重要客户的合作发生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未来公司的核心技术未能满足客户技术发展方向的需求,导致技术落后;或者因客户采购规模化、采购机制变化、对成本费用从严控制等原因,在采购中压低对本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采购价格;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不再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下降,都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呈现波动的风险。

  公司航空产品业务主要为航空领域科研院所和主机单位的型号任务提供科研配套,部分下游主机单位的研制机型尚未定型批产,客户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公司研制的部分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产品具有单价较高、使用寿命较长的特点,随着研制任务的完成,同一客户对同类产品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故公司航空产品业务、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业务的客户需求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

  公司部分产品为军工配套产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军品生产的企业需要取得军工业务相关资质。公司目前具备从事军工业务相关资质,但相关资质在有效期过后需要重新获得认证或者许可,如果未来公司不能继续取得上述资质证书,公司将无法开展军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而对公司整体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随着公司未来募投项目和航空产业园的逐步建成投产,公司资产规模和产销规模将进一步提高,业务规模和管理幅度的扩张将会提高公司的运营管理难度,在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难度也会随之加大,并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提出更高的要求。若公司有关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不能有效地贯彻和落实或未能适应生产经营环境变化,将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及规范管理构成不利影响。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完小、崔燕霞、李嘉祥,其控制公司股份的比例共计65.59%,实际控制人可能通过公司董事会或行使股东表决权等方式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进行不当控制,从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公司目前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采”的原则进行存货采购,报告期期末存货主要系根据客户订单安排生产及发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在产品和发出商品,公司主要存货有对应的销售订单;但公司也会存在为保证产品及时交付而提前备货,或根据预期订单提前采购部分原材料的情况。因此,若因内外部因素导致公司产品销售不畅,造成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

  本公司及子公司湖南飞宇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优惠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未来,如果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在有效期满后未能顺利通过重新评定,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公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卫星通信、测控与测试装备产业化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达产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产能,提高公司的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若下游市场环境出现不利变化或公司市场开拓不力,将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长期资产规模将大幅提高,资产结构也将发生较大变化,公司可能面临资产管理、折旧摊销金额增加等方面的挑战。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能很快产生效益以弥补新增投资带来的费用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公司将面临长期资产折旧摊销金额增加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风险。

  在航天领域,自上个世纪人类进入太空以来,航天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技术和应用不断涌现,随着人类由对太阳系的探索向宇宙深空前进,航天技术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地取得突破,如新的结构材料、新的动力技术、新的通信技术、新的导航技术等,上述技术的发展也将带动地面相关技术的发展。如,目前通信技术已由传统的微波通信向光通信、量子通信发展,天线已开发出相控阵技术,与之相配套的地面端也要研发相应的技术。在航空领域,为了更安全、更快捷、载重量更大,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也会不断更新和扩大。如目前开发的石墨烯材料,随着石墨烯材料制备、应用技术的突破,将会对很多应用技术带来突破性的冲击。随着新兴技术的突破,如果公司的技术研发不能紧跟新兴技术的发展,将会给公司带来技术替代风险。

  由于我国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尤其是军品领域开放时间较短,且行业进入有一定要求,行业内竞争者数量尚不多。随着国家加快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等系列政策的实施,未来可能有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如有新的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进入公司所在业务领域,并且在行业理解、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客户服务等方面拥有优于公司的竞争优势,公司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存在被替换的风险。

  公司的主要客户为航天科技、中航工业、中国航发、中国电科、中国商飞的各下属单位,受上述企业结算方式和成本预决算管理的影响,其通常在下半年加快推进项目验收结算进度,因此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收入占全年收入比重较大。由于公司的营业收入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故公司业绩存在较大的季节性波动风险。

  公司部分产品销售合同为暂定价合同,该类产品销售按照暂定价合同金额入账确认收入,暂定价合同金额与审定价格的差额计入审定价格当期的收入。未来,如果暂定价格与审定价格差异较大,可能导致公司存在收入及业绩波动的风险。

  公司部分业务生产任务下达急、交付时间紧迫,存在先发货后签合同的情况。不能排除因特殊原因导致已交付产品被取消订单或退货的风险,在先发货后签合同的情况下,由于公司已交付的产品或服务系高度定制化,无法进行第二次销售,将可能导致公司在价格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导致公司不能获得预期收益的风险。

  公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废气、废水、废渣,如果处理方式不当,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监管政策的趋严、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安全与环保压力也在增加,可能会存在因设备故障、人为操作不当、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安全环保事故风险。一旦发生安全环保事故,公司存在被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处罚、责令整改或停产的可能,进而出现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在宇航产品、航空航天工艺装备、航空产品、通信产品四个业务板块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标准,拥有了高精度、高频段天线馈电部件设计仿真、制造、装配及调试技术,星载高难度波导缝隙阵天线制造及焊接技术,大型薄壁聚酰亚胺注塑件特种成型技术,航空航天复合材料设计、仿真、成型、检测、装配技术,航空航天工装设计、成型、焊接、变形控制、精密制造、装配调试技术,多频段馈电部件研制技术、轻量化结构设计技术、折展反射面研制技术、高精度伺服跟踪控制技术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为国内各科研院所和总体单位的零部件与装备研制交付中,极大提高了产品技术性能,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关键技术依赖第三方而导致的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过高等问题。

  凭借持续研发、生产实践沉淀的技术优势,公司近年来承担了多项科研及产业化项目,包括省级及以上科技及产业化计划项目10项,其中,湖南省“5个100工程”重大项目3项,以及载人航天、探月、高分、北斗、大飞机等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十三五”装备预研共用技术项目提供配套产品支持,是国家两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单位。

  航空航天产业及配套的制造业属于高技术含量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公司已聚集了一批由教授及研究员领衔的国内顶级航空航天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具备丰富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模具设计、产品制造、技术开发、装配调试、测试试验、工程实施建设和运维经验全链条专业能力突出的核心队伍;并已建立符合航空航天管理要求的体系与制度,构建起专家指导、技术骨干为主、年轻工程师锻炼的传帮带机制;形成了一支科研型、创新型、协作型的人才队伍,将助推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

  公司作为一家致力于服务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多年参与国家重大工程以及军工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造经验积累,已掌握多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目前公司的主要核心技术均应用于主营业务各类产品,并在实践中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升级,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航空航天细分领域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进程及产业化发展。

  在宇航产品领域,公司耕耘了近二十年并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承担了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探月工程、深空探测、高分遥感、通信、低轨互联网等卫星型号的微波器件、机构、结构、热控、惯性器件等宇航核心零部件的研制,实现了该细分领域的自主可控,形成的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航空航天工艺装备领域,公司积累了各型号飞机和民机复材工艺装备研制经验,形成多项独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完成了ARJ21、C919、C929及各型飞机的机身、机翼、平尾、垂尾的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实现关键工艺装备的进口替代,形成的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航空产品领域,公司专注于发展复合材料透波功能件、耐热功能件、机身机翼大部件、进气道组件、发动机短舱组成部件、航空金属零部件、机载武器零部件、航空电子及其他等高技术含量产品,注重过程控制,发挥专业学科齐全的优势,涵盖设计、工艺、制造、材料开发。公司取得了中国商飞、中航工业下属多家单位的特种工艺的批准,成功研制了多型号的复合材料零部件并实现批产列装。

  在通信产品领域,公司始终秉持技术领先、研发与产业化并重的发展模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研发管理流程,依托公司较为健全的产业链生产制造能力,实现研发产品的快速试制验证、优化改进与设计定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卫星通信天线、航天测运控天线和特种测试设备三个产品类别,产品覆盖动中通、静中通、卫通固定站、车载测控站、机动测控站、靶场测控站、低轨信关站、大型紧缩场测试反射面等方面。

  航空航天产业一直是我国重点扶持和大力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比如《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政策文件中都有利好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条款,为行业发展奠定了优良的政策环境。

  面临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大国间的贸易摩擦、出口管制、地缘政治等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风险,实现航空航天核心部件和材料的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卫星制造、航空零部件制造、航空工艺装备、卫星应用等细分行业均具有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优势与能力,非常切合当前的市场需求。

  公司持续投入高端生产和研发设备,推动技术和装备的有机融合。高端的生产设备是公司先进研发成果和生产技术得以高效应用的“转化器”,使公司的研发优势和生产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而先进的研发设备是公司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的可靠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公司高端设备包括三坐标测量机、多台龙门和机器人铺丝铺带机、五轴联动数控龙门高速加工中心、卧式落地铣床、大型热压罐、大型热处理炉60GHz微波暗室、超声C扫无损检测系统等,还包括自动铺贴、自动涂装、原材料自动化仓储设备,以及自动焊接、柔性成型、自动抛光、喷砂、喷漆、除尘、精密制造、超大型加工、精密调试、自动转运等自动化设备。

  公司的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航空航天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尤其严格。公司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对生产的全部过程的规范和产品质量的控制,已经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交付验收的质量控制体系,贯穿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中。通过标准化操作、规范业务处理流程,保证每项业务和制造流程的每个环节均处于可控状态,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顾客要求。目前,公司已通过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15+AS9100D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

  为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客户对产品研制、交货周期和高效服务等方面的严格要求,公司在内部决策、产品开发及快速生产等方面进行了不断优化和完善流程与规范,并依托公司强大的设计研发能力、高效的采购管理系统、便捷严谨的运营组织管理体系、快速交付的生产能力,并辅以自主优化改进的多项工艺技术和合理的内外部资源调配,以及构建了完整的售后服务管理机制和体系,建立了遍布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点。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服务保障水平,增强了对各类订单的承接能力,能够快速、有效地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

  在军用航空航天领域,企业首先须取得武器装备承制资格证书、保密资格证书、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备案等资质证书才能具备进入该领域的基本条件,随后还须通过客户单位对企业进行现场质量体系文件审查、设备能力鉴定、特殊过程确认、等同性试验、工艺试制件评审等过程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客户单位的合格供方目录。在民用航空航天领域,同样,出于产品质量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等要求的考虑,企业除具备军用航空航天领域资质和通过相关认证外,还必须取得民用航空航天的质量管理体系资质和适航认证方可进入客户单位的合格供方目录。上述资质和认证的取得与通过,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技术、生产、设备和管理能力;目前,公司已取得上述全部资质,并具备和掌握了快速通过系列认证的条件和方法,成为各航空航天领域客户单位的重点项目与型号优选供应商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凭借扎实的技术实力、优良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积累了一批优质客户,包括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航工业、中国电科、中国电子、中科院、中国航发、中国商飞、星网集团、中国信科等,并多次获得客户授予的“优秀供方”等荣誉称号和嘉奖表扬。公司与行业内主要客户之间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业务关系或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为公司未来业务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慧互通(AICT)“北京市“17+1”智慧停车及动静态交通管理”入选北京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严厉打击机构和人员无资质“挂靠”行为

  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严厉打击机构和人员无资质“挂靠”行为

  已有5家主力机构披露2024-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746.68万股,占流通A股20.47%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6.06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但多数机构觉得该股有长期投资价值。

  限售解禁:解禁3.104亿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76.28%,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真实的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183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45%,股份类型:首发战略配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真实的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936.1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2.30%,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真实的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