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京召开《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0年)》发布会,对2020年全球航天活动进行盘点,并公布了2021年航天科技集团宇航计划。
2020年,中国航天全年共执行39次发射任务,发射载荷质量103.06吨,发射次数和发射载荷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34次发射。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任务序幕。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全面投入应用发射,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我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由5.5吨级到14吨级的跨越。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有效增强我国高密度发射任务执行能力。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4.5吨,突破了快速集成设计生产、电气一体化、节流减载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发动机推力调节技术的首次工程应用,为可重复使用打下坚实基础,能满足卫星组网工程和商业发射服务需求。
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我国最大推力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为后续运载能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航天器科技活动方面,全年共研制发射航天器77个,航天器总质量102.61吨,数量和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中国航天重大工程和专项任务稳步推进,大幅度的提高航天技术与应用能力。商业卫星研制机构数量持续增长,研制能力稳步提升,研制卫星类型从技术试验逐步向应用卫星转变。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高速再入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此次试验完成了高速再入返回控制、热防护、群伞+气囊着陆方式、重复使用等技术飞行验证,飞船具备高安全、高可靠、模块化、适应多任务、可重复使用等特点,为中国载人登月飞船“启航”奠定了坚实基础。
嫦娥五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连续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地外天体起飞、地外天体轨道交会对接、第二宇宙速度高速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完成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成为中国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迈出中国行星探测第一步。计划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任务,设定了五大科学目标,涉及空间环境、形貌特征、表层结构等研究,将推动中国在行星探测和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全面发展。目前,已成功实施环绕火星探测,并计划在2021年5月至6月择机着陆火星,开展巡视探测。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建成并开通。该系统是中国迄今为止顶级规模、覆盖范围最广、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采用了中国首创的混合星座构型,卫星核心器部件100%国产化。它可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共7类服务,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北斗”,已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
高通量宽带卫星系统启动建设。亚太6D通信卫星成功发射,是中国当前通信容量最大、波束最多、输出功率最高、设计程度最复杂的民商用通信卫星。卫星主要为亚太区域用户更好的提供全地域、全天候的卫星宽带通信服务,满足海事通信、机载通信、车载通信和固定卫星宽带互联网接入等多种应用需求。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收官。这为中国长期稳定获得高分辨全球遥感信息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高分系列卫星已基本形成涵盖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覆盖宽度、不同谱段、不同重访周期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天基对地观测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中国卫星数据自主化率进一步加大。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资源三号03卫星成功发射,增强了中国综合对地观测能力,其中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支持多种敏捷成像模式,首次实现“动中成像、多角度成像”,图像获取效率大幅提升。
中国首个海洋水色卫星星座建成。海洋动力环境观测网建设有序推进,海洋一号D卫星成功发射,与在轨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中国首个海洋水色卫星星座。海洋二号C星成功发射,与在轨工作的海洋二号B星组网,计划于2021年发射海洋二号D星。届时,海洋二号B/C/D星组网,将组成全球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视测定网。
“张衡一号”卫星数据参与构建新一代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该卫星获取了中国首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地磁场观测数据,构建了15阶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天琴一号”卫星实现国内顶配水平的无拖曳控制技术在轨验证,为后续研制空间引力波探测航天器、构建高精度空间惯性基准,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实践二十卫星在轨验证通信、导航、遥感等多领域16项关键技术。卫星搭载的Q/V频段高通量通信载荷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后续1太比特/秒高通量通信卫星和全球低轨互联网卫星研制奠定了基础,激光通信载荷实现10吉比特/秒地球同步轨道星地通信能力,创全球最高速率;量子通信载荷完成全球首次地球同步轨道星地偏振编码稳定传输,为牵引和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世界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完成在轨演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搭载的“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系统”,在轨期间自主完成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样件打印。此次实验,是中国首次太空3D打印,也是世界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实验,对于未来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超大型结构在轨制造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在商业航天方面,长征十一号火箭完成一箭九星发射,长征六号火箭首次承接国际卫星发射服务,谷神星一号商业火箭首飞成功。航天企业积极探索开发商业发射工位,并基于产业布局探索多元化航天港建设方案,在山东、浙江、湖北、广东等地推进航天港、产业园建设。卫星运营服务随着空间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备,成为商业航天的价值高地。商业测控能力持续增强,测控网覆盖范围和测控频段均有大幅度的提高,测控服务与卫星数据开发服务进一步融合。
通信广播服务方面:中国基于通信卫星构建覆盖广泛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加快了广电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推动了电视网络高清化、智能化发展进程。同时,结合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推动了广电服务“村村通”“户户通”;基于卫星通信能力,面向地面、海上、空中用户更好的提供了通信服务。
气象观测服务方面:2020年是风云气象卫星事业发展50周年,目前有7颗风云卫星在轨运行,形成了极轨、静止两个系列化、业务化的综合观测星座,实现了对大气及地球多圈层系统全球化、精细化综合探测,气象卫星综合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此外,风云卫星作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员、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值班卫星,为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10余万用户更好的提供重要的气象观测服务和产品。
交通运输服务方面:中国应用卫星在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运输领域深化应用,推动了交通运输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持。在民航领域,中国民航大力推进北斗系统应用,积极构建以北斗为核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应用体系,积极推动以星基定位导航授时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空中航行系统建设与运行。在铁路运输领域,中国首条智能化高铁京张高铁首次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无人驾驶,速度高达350千米/时。在公路运输领域,目前全国已在698.1万辆重点运营车辆上安装北斗兼容终端,形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在海事和渔业领域,北斗导航终端已成为船舶的出海标配,北斗定位与短报文通信功能在船舶安全保障和通信保障上作用突出。
卫生健康服务方面:卫星通信、卫星导航技术应用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为卫生健康事业升级提供了技术保障。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航天技术在疫情防控、远程医疗、物资运输等战线发挥了关键作用。
应急管理服务方面:中国航天在防灾、减灾、救灾上持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当地面通信受损时,卫星通信继续提供稳定服务,实现图像、数据、语音的实时传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灾害监测预警、灾情报送方面提供了重要保障;卫星遥感数据为灾情评估、抢险救援、灾后重建提供了决策依据。
国土资源服务方面:中国卫星遥感技术与国土资源管理业务深层次地融合,在土地调查、违规监管、城市规划、基础测绘上发挥出倍增器作用,为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科技支撑。
海洋资源服务方面:中国建设了海洋水色和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污染监测与防治、海岸带资源开发、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安全等领域提供服务,为坚决贯彻海洋强国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外,中国航天在生态环境服务、农业生产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电网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均亮出了骄人的“成绩单”。
2021年,我国踏上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宇航发射和研制工作将迎来新高峰。全年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呈现出3大特点:
发射和飞行试验次数再创新高。计划安排4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80余个航天器,发射次数将再创新高,从“30+”迈入“40+”。新一代运载火箭基本型全面步入应用发射阶段,我国进入空间和利用空间能力将大幅提升。
重大工程任务艰巨、影响巨大。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的策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此外,2021年还将发射高分五号02星、海洋二号D卫星、中星9B卫星、风云三号05星等多颗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业务卫星。全年发射计划中还包括7次左右商业发射任务。
研制任务持续保持高强度。2021年,还将重点围绕开展空间站实验舱、探月工程四期等为代表的多个型号研制工作,并重点加快推进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工程在民用航空等领域应用落地。
面对艰巨繁重的研制任务和科技攻关,中国航天人在不断刷新探索太空的中国高度。
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数据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引擎。 多措并举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数据要素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所谓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是指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等,生成文本、声音、图片、视频等内容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
“木星冰卫星探测器”(JUICE)将于8月19日、20日飞越地球和月球。次飞越可能是整个飞行任务中最复杂的,因为JUICE必须精确通过与地球和月球相关的正确位点,进而“搭便车”前往金星。
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对理解宇宙起源和结构有重要意义。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王涛团队揭示黑洞通过调制星系冷气体含量影响星系的形成演化,解开了困扰天文学界半个世纪的谜题。”王涛团队通过对样本星系中原子氢和超大质量黑洞的对比研究,发现星系中心黑洞质量与原子氢含量负相关。
中国科协推出科普大篷车项目,让“移动科技馆”走到乡村孩子身边。潘薇是安徽省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的第一代科普工作者,“我们常在外边跑,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
8月12日晚至13日晨,被誉为“全年最适合观测的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迎来极大。
这些年来,在各地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长城保护、传承与研究工作有序进行,长城的保护状况得到持续改善。
大学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开放,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普及,对促进知识传播、文化传承、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都具有积极意义,无疑值得肯定和点赞。
近年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以十年禁渔为重点的长江大保护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气温每上升1℃,所选育的小麦品种的环境适应能力将下降8.7%。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熊伟建议,未来必须对现有育种策略做调整,增加抗逆高产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适应持续不断的增加的极端天气事件。
日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岩团队和合作者在《自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为开发治疗与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相关精神疾病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信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7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59.5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85.3万辆,首次超过传统燃料乘用车74.2万辆的国内销量。
12日,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四川成都发布了我国首个机器人多模态模型以及双臂协作系统。创新中心董事长张睿睿介绍,语义指令包括相对明确地将饮料和非饮料进行区分和分拣,也包括相对抽象地将圆柱体和长方体物体、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物品进行区分和分拣。
今年7月26日,中国科学院若尔盖湿地生态研究站(以下简称“若尔盖站”)在四川红原县全面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近年来,若尔盖站的发展建设,改善了我国高寒湿地长期定位监测与研究的面貌,增强了该区域系统性科学研究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谷歌旗下“深层思维”公司近日宣布,该公司研发团队开发出一款乒乓球机器人,可在比赛中达到人类业余乒乓球选手的水平。研究人员说,机器人输掉了所有与高级选手的比赛,但赢得了所有与初级选手的比赛以及55%与中级选手的比赛。
一项破纪录的海底岩石钻探行动,让科学家对地幔有了更好的了解。通常只有岩浆会喷发到海底,但在一些区域,地幔岩石也会喷发到海底,并与海水相互作用,发生一种名为蛇纹石化的反应。
东芬兰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证实,即使具有高遗传风险的人群,健康饮食和定期运动也可降低其罹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结果显示,无论遗传风险高低,干预组的Ⅱ型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睡眠期间,一些休憩的大脑神经元不仅会重播过去,甚至还会演绎未来。据近期《自然》杂志、美国莱斯大学官网消息称,科学家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视角,研究大脑的单个神经元。幸运的是,科学家首次观察到这些单个神经元如何在休憩期间保持稳定的空间表征。
来源:华体会的主要产品和服务 发布时间:2024-08-16 04:33:22